去年八月底到了哈利法克斯,转眼已经过去将近一年。八个月的国外生活不能说自己有多大进步,但接触到的异域文化,接触过的人和新鲜事物,或多或少引发了自己的一点感想。 从刚到加拿大在学校给安排的公寓楼里住下开始,我就开始不停地展望以后的生活。每天自己买菜做饭,出门找路,真正体验到了一种独立的兴奋。不过这也是所谓的出国“蜜月期”,一切都是新鲜未知,充满期待的。 真正的学校生活是从orientation week开始。那一周新生都会参加校园里的各种活动。学校召开的会议上热情的欢迎国际学生,介绍学校的部门,宣传学校的精神。慢慢的也被那种活力感染,开始产生归属感。Orientation week 是很好的认识新朋友的机会,学生都利用中午吃饭的机会彼此了解。以后宿舍的RA,宿舍的新朋友,学联的学姐我都是在orientation week上认识的。 出国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比较轻松,因为大部分课程都和数学相关,所以语言障碍就比较小。感触比较深的还是这边的各种学习形式。和国内反差比较大的就是上课问问题,基本在课堂上每次教授停顿的期间,外国学生都会举手问问题。这种情况在第二学期的课堂上更明显,上课更像是一个探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听讲,这一点也是我一直在适应想改变的。在这边完全不同的考试作业形式给了我第一个教训,功夫必须下在平时,每一次作业小测都得重视。第二学期,由于选了几门经济类的选修课,数学计算的部分就少了,阅读文字的部分就多了。但教授都有很多office hour,不懂的地方就去问教授,他们都会特别耐心的解答。有一次去问resource教授问题,教授为了解释清楚让我用身上带的钱假装买他的纸,明白之后才发现其实题目很简单,只是英文的题意没有理解。这边有许多自主学习的形式,presentation,小组讨论,就需要分工明确,勤查邮件和小组成员联系。Global warming课和外国同学一起做可乐CO2排放的课题,我发现这里不仅是学校强调不能抄袭,学生的自觉性也特别高,计算每一个数据都要从网上找到可信的资料并引用,任务量非常大。 生活上由于我住在宿舍,所以有更多接触外国学生的机会。宿舍的活动比较丰富,刚开学有宿舍聚餐,电影夜。RA也很好,每次见面都会问一下最近的状况。宿舍生活有几件事印象比较深刻。一次是刚开学,课上老师要求录一个视频。我想录一个在宣传板上看到的学校标语横幅“go tigers go”, 然后打算去和RA说一声,借用一会儿。结果RA很爽快的从箱子里拿出一对新的送给我,祝我录视频好运。外国人的谈话方式总给人supportive的感觉。 另一件事是过年,过年那天我下楼吃晚饭在门口遇见RA,然后顺口和她说了句happy new year. 等我吃晚饭回屋的时候,发现四楼的每一个房间的门上都贴了张彩纸写着”happy Chinese new year”,下面还画了条蛇代表蛇年。这件事在过年的时候感觉挺温暖的。逢年过节宿舍食堂和经济系都会有很多活动,万圣节的装扮鬼屋和经济系party都让我见识了外国人high的玩法。 除了学习生活,还参加了一些volunteer活动,尝试了young trainer的培训。慢慢就发现加拿大更关注的是一些社会工作,环境的问题。和当地的学生接触多了就发现他们大学生活都很丰富,大一的学生都不会确定专业,他们会在大一尽可能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,到大二大三才真正确定想发展的方向;大二的学生会比较积极争取一些出国交流的机会;到了大三像商科和计算机专业会有co-op term, 学习一学期之后去工作,然后再回学校学习。这些学习形式都很灵活,有利于学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,更好的发展。 在国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事,由于护照办的比较早,所以今年6月就过期了,相应的学签visa都过期了。一下三份证件,而且还得按照顺序在不同部门一步步办真的有点应付不过来。那段时间就总跑到international centre, 办公室里的adviser给了很大的帮助。从那以后就了解了international centre的重要性,国外生活的问题,甚至是打算以后工作的问题,那里都会给与很大的帮助。 体验到当地的家庭生活是这学期找房子找寄宿家庭的时候。拜访的寄宿家庭是一对夫妇收养了两个中国女儿,他们说在这边有很多这样的家庭,他们会一起去中国收养孩子,回来后也会保持联系,定期聚在一起,让孩子们也可以互相交朋友。那位爸爸还是我的校友,他说他下学期会重回学校上课,修国际关系,过几年如果有机会想去中国发展。在他们身上能感觉出一直保持的生活的激情。 八个月的国外生活体验到了国外的文化和风土人情,以后的生活也许学习的比重会增大,也希望可以多多锻炼自己,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方向。
Montreal &Toronto 之行
Volunteer
young trainer 活动
初到加拿大
观看女排
横幅
火警也可以说是宿舍生活的“主旋律”
尼日加拉大瀑布
热心的RA
圣母大教堂
食堂
上一条:刘颖锐:在加拿大之心得 下一条:刘硕:我在达尔豪斯
【关闭】